降价潮来袭 石家庄房价还有多少水分

  进入到第四季度,各房地产企业对于年度目标的冲刺已经上演,只是力度不同罢了。

  比如前段时间刷屏石家庄人朋友圈的某南二环外项目,其实距离南三环更近些,无论是买房人还是卖房的企业跟愿意相信其是接近南二环,但这个项目是实打实的栾城区的项目,在栾城区和裕华区交界处。

  在新三区融合市区的路上,两者的主城区之间还是有一定距离,那么衔接的中间地带配套就有些跟不上了。

  不论如何,这个项目是敢于直面现实的。那就是随着头部房企进入石家庄市场越来越多,大房企的市场占有率越来越高,中小房企和本地房企的生存空间被进一步压缩,加上年底的银根收紧,在金九银十打响价格战,以价换量。效果很明显,据悉其推出的两栋有预售许可的房源已被抢购一空,目前已在紧锣密鼓的准备加推。

  最近看朋友圈,发现中介的销售信息,一万出头的项目已遍布二环周边,北二环某项目,宣称1万2,但仔细了解过后发现是抵账房,还有东北二环某项目中介都要吹出花了,一询问是更名房。像这样的项目不在少数,除了正常在售楼处购买的,更名房、抵账房等都有一定的风险。

  站在上帝视角去看过去三年的房价曲线和股市房企K线,两条线很大程度上是重合的。纵观恒大、融创等房企在2017年,随着加大杠杆,房价和股票都开始上涨。

  而在房住不炒、政策调控后,一些高杠杆的房企已出现资金链断裂,而小房企也在大胆前进,从而导致这些项目存在很多水分。到了今年,小房企在资金的压力下,开发的项目开始挤水分,从降价的项目去看,无一不是配套、地段、品质一般。

  在金融监管制度日趋严格、防止资金违规流入房地产市场,规范房企融资的大环境下,不管是大房企还是中小房企没有不缺钱的,国家严格要求降负债的情况下,还能够坚挺的不降价的房企才是真的不缺钱,而且项目的品质确实要高一个档次。

  再看今年石家庄房价,两极分化严重,高者恒高,由于这两年石家庄加大二环内供地,二环内配套好、品质高的项目,从拍地的溢价和楼面价都创新高,指望这些项目降价有些困难。

  但市场需要购房人用脚投票,在降价潮席卷二环外时,石家庄二环内还能坚挺多久?

  对于石家庄房价,您有什么看法,一起来聊聊。